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李白最著名的诗50首)
对于古诗词,很多人会问:X人的X作品好在哪里?
我常说,诗词的好坏,在于读者的心境、经历、体验,当你读诗的时候,心灵的某一处突然穿越千百年和诗人发生了碰撞,擦出了火花,你自然就能体会到诗的好,反之,靠某人讲解,体验始终是别人的。
再者,我一个破写字的,要文化没文化、要文才没文才,何德何能去评判一篇流传几百年的诗词的好坏,只能把我对这首诗的感受留下来,不一定适合你。
《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创作背景
要怎样才能在灵魂深处穿越千年与诗人发生碰撞呢?除了读者自己的心境和经历外,还要清楚诗人创作时的背景和心境。
这首诗创作地点是明确的,在宣城(今安徽省),但创作年代有争议,一说诗成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安史之乱爆发前两年,李白第一次来到宣城。一说诗成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
不论哪种说法吧,反正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不是太好过,即便算作753年,此时李白被赐金放还以过去10年。李白是一个很有政治追求的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四处干谒,到名望正盛时被玄宗看中,任翰林供奉,后由于才华得不到重用,只能当个御用文人而搞出了“力士脱靴”这样的幺蛾子,被放还出翰林。
这基本上就对他的政治生涯画上了休止符。
结缘敬亭山
李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其实以他的政治智商,真谈不上才不才的),满怀孤独之感开始了长期的漂泊生活,在这期间,即使仙如李白,也饱尝了人间辛酸,同样的经历要换做杜甫,就开始抑郁顿挫了,然而他是李白,他是天仙,现实残酷怎么了?孤独寂寞怎么了?老子倔强孤傲一如既往,红尘不留爷,爷就寄情于山水之间,去寻求慰藉。
恰巧此时,李白有个在宣州做官的从弟,邀请他去宣州游玩一番,动身之前李白还写了一首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诗中写道:
“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李白与敬亭山的缘,就是这样结下的。
宣城的李白
来到宣州的李白,一下就成了人们目光中的焦点,上至一州长官,下至文人骚客,无不对他追崇备至,在此期间,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敬亭山,如“敬亭一回首,目尽天南端”,又如“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
哈,李白的怀才不遇和满腔忧愁,果然在人们的热情和山水秀丽之间被化解于无形了,否则他怎么会在这里写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样意气风发的诗句呢?其实不然,在这句之后紧接着的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以及,这篇《独坐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我们来看这首诗,起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景,实则寄情于景,借景写情。
寄情于鸟,却高飞且尽,寄情于云,却独去且闲,“尽”、“闲”二字,李白似乎在对读者说:你们看,连鸟和云都在刻意地躲避着我。由此二字,也可读出诗题“独坐”中的孤独、寂寞、以及独坐时间之久。
同时,鸟飞、云去,是动态的,却因他们都飞去了,反而衬出了当时环境的静,这叫以动写静。
接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本无情,但在独坐很久,眼睁睁看着鸟和云都离自己而去的李白眼中,只有山没有离开,还在默默地凝视着自己,仿佛敬亭山看懂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李白朋友般的抚慰呢。
从字意来说,必定要两者(或以上)才能做到相看,所以“相”和“两”意义重复了,但正是这种重复,才使得情感更加强烈,让接下来“只有”二字显得那么可贵——你和我,心心相印、两看不厌。
这首诗读下来,是恬静的,但李白要抒发的,确实恬静的外表下,那旷世的孤独感,因为越是多情的敬亭山,就越突出了人的无情。
有朋友问,如果可以穿越,你想穿越到什么时候?
我说啊,如果可以穿越,我喜欢穿越到753年的敬亭山,在那里等着李白,等到他独坐时,送上一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