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是路遥的《人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潘石屹也说读了七遍《平凡的世界》,一本书真能改变命运吗,也许并不是,而是在一个人需要某种指引的时候,这本书恰如其分地出现在生命中,就像武侠世界里的主角们在绝境之下得到了武功秘笈,近而由江湖中的无名小卒跃居为武林人物谱上的佼佼者。这些书籍无疑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灯,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好奇使然,想知道路遥先生的文字究竟有何神奇之处。黄土高原上的两个人影,的确平凡,但就是这样一幅背影,仿佛诉尽一世的苍桑,有着强烈的故事感。如同唐伯虎并没有画下秋香的正脸如何美,只是画下一幅背影,引人无限暇思,想让美人转过脸来一样,我想看这平凡的世界究竟怎样的平凡。
翻开书,第一感觉,简洁,作者生平,接下来是“谨以此书献给我工作和生活过的岁月”,短短一句,如同那黄土地一样朴实且真实。
也许所谓的好书,即是抛开年代背景,而在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并感同身受。如同《少年维特之烦恼》,文化、时代背景如此的不同,可是多少人在书里读到了自己呢。我想如果爸爸读到这本书,他会哭的,他会看到他自己,我其实也看到了他的影子,就像孙父的影子,疲倦却坚持着。也看到了自己,像孙少平一样,心里有个远方,如果可以离开这里,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尽管艰辛却热血沸腾着,也许比现在还苦,但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读书有时使人不安分,孙少平说的那样,如果书籍不曾让他到过那个大千世界,或许便可以安心地局限于双水村及石圪节最远也就是原西县城那样的范围,可是《参考消息》已经让他在世界地图上浏览了一圈,让他收回自己那颗悸动的心,回到每日出山劳作,累死累活分不到几粒米的现实中,就像经历过的路程,尽管再次回到原点,路还是原来的那条吗?
孙家一家人多少都是有着自卑的,或许用自尊更贴切一些,因为要维护自尊,所以变得畏怯而小心翼翼。开篇描写操场领饭,他只有等到大家都离开之后才来领走他那两个黑家伙,在菜盆子里舀起点残留的菜汤,慌张到颤抖,尊严告诉他不要这样,可是腹中饥饿又不得不如此,此刻的他一定很难过,那雨水不但滴进了碗里,也落进了心里。此时他不需要有人在他身边,那会让他更加的尴尬。当和他同样境遇的郝红梅出现了,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足以让他感到温暖,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同他一样,某种意义上得到了共鸣。
孙父,十五年前为弟弟取嬉媳而向别人借钱借粮,十五年后的今天为自己儿子操办婚事,又不得不向他人开口,他是多么的难以启齿,可他又怎能看着自己儿子的婚事不能体体面面呢,尽管他知道自己老了,已经不能像十五年前那样还干得动,他仍然、必须这样做,他已经欠儿子很多了,他的儿子本来成绩很好,如果读了高中~~~~
至于孙少安,他不能接受润叶的一片热情,他是个农民,而润叶公派的教师,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了,他也喜欢润叶,也想和她在一起,可是他不能,他逃避了,还好他有了秀莲,像火一样温暖着他,愿意与他一起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可是偶然想起儿时那个亲爱的人,心里不免酸楚。
莫言先生得到了诺贝尔奖,一时间茶余饭后都在谈论“shut up", 红高梁也再次为人们提起,只是这次重心不在张艺谋、巩俐。平凡的世界或许不会改编为电影,因为人物的灵魂全在内心描写,唯有内心戏才能令各个人物鲜活,希望不要改编,不想让具体的形象毁掉读者心中的想象。可还是改编为电视剧了,而我并不敢看,真的怕毁掉。
故事里的人是多么的无奈,从春到秋,从冬天到夏天,他们依然贫穷着,日日劳作,光景依旧无法得到改善,就像村里的许多人都抽旱烟,用烟锅在烟袋里挖一下,然后吧嗒吧嗒抽起来,年轻的孙少安快速地卷着纸烟,抽烟不光是习惯,也是他们对境况的一种发泄。
那时想要快点看完,却又不想这么快的看完。在秧歌的狂欢声中,孙少安看到了希望,春天又要来了,也许这个春天将会不同。润叶呢,这个不幸的人儿,她的春天又在哪里呢,不能和心爱的人结婚,为了政治关系嫁给爱他的人,却不能接受就这样和他一起过光景,她想远走,又不知该去何方,她的世界其实并不大,只容得下她爱的人,可那个人又彻彻底底走出了她的世界。
孙少平,现在已经是一把好手了,他有知识,在文化活动方面是个能手,他和晓霞又会怎样呢,一个在精神世界指引了他的姑娘,他们又能否摆脱少安哥和润叶姐的悲剧呢。
第二部里得到了答案,不想用悲剧来形容,那是遗憾,田晓霞走了,只留下孙少平一个人登上那座山,践行他们的约定,他每走一步都有着无尽的回忆,读到的人似乎也已肝肠寸断,多么希望那只是个梦,醒来时晓霞还在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