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城市的魅力、魔力、创造力、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种种的“力”,都来自于活力。
活力充沛的城市,才可能是软实力强劲的城市。提升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为了提振城市的活力,并由澎湃活力,换来上述种种的“力”。这也就意味着,对一座城市的打造,永远不能停留于“器物”的层面,不能满足于数量规模的累积和物理空间上的精致,而需要观照“文化”、观照“气质”、观照“灵魂”——归根到底,是观照“人”。
人是城市的尺度,城市的活力源自于人的创造,来自于对人的观照。一个美好的城市,理当是一个人性化的城市。城市的空间规划、硬件设计,都应以人为尺度,以宜人、宜居、宜业、宜游为旨归,而不是一味追求“炫酷”;公共治理、政策设计、软环境营造,更应着眼于提升普通个体的满意度、归属感,呵护并激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
上海被称为“魔都”,魔都的“魔”,就应该在于活力,在于以开放胸怀、包容环境、创新思维、多元文化塑造的未来感、神奇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这座城市历来是,也应当一直是前沿的、开放的、拒绝墨守成规的,应当是前沿潮流的汇聚地、先进文明的策源地,也应当是各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
上海也应当是丰富的、多元的、具有强大包容度的。“一枝独秀”并不能带来活力。“海纳百川”,本身就蕴含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上海的丰富性就在于,能让不同层面、不同喜好的人,都能在这里自由碰撞、充分交流,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栖息之地,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发挥自己的所长,为这座城市作出或许微小、却很特别的贡献。
城市给予人的空间越大,人给予城市的回报也就越多,人和城市最终会相互成就。这种空间,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是一种强大的“场”。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这里应当是一个心安之所;对于这座城市的过客来说,这里应当让其流连忘返;对于尚未来到这座城市的人来说,这里应当让他们感到心向往之——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认定上海是一座富有软实力的城市。
而这需要在日常治理中体现高能善治,用高效、有为、不失位也不越位的治理,最大程度释放人的活力,释放城市的活力。
有活力的城市应当流动起来,这种流动,既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更是思想、文化、创意碰撞产生的智慧流。一个流动而不板结的社会,才是一个适宜创新创造的社会。
流动的前提在于宽容,在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创造,而不是约束创造。有活力的城市,想干事的人应该有充分的机会、宽广的舞台,有心无旁骛做事的环境,并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回报。有活力的城市,不能看着不干事的人天天对干事的人指指点点,不能让少干活的成天评价多干活的,也不应鼓励“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样的所谓“求生智慧”。
有活力的城市,不会刻意为了秩序,就追求千篇一律。面对新生事物、奇思妙想,第一反应不该是质疑,也不该是挑刺,更不该是一刀切地管制甚至扼杀,而应有足够的包容心,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心,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当然,高妙的治理,也不会因为某些方面的“野蛮生长”就放弃基本的规则秩序、抛弃制度文明的思维——用制度化方式塑造包容环境,用包容的环境鼓励创新,本来就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活力得以持久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