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相思是写给谁的(王维的相思赏析)
相思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于南国,其果鲜红浑圆,外表晶莹剔透,是中国的传统食材。
说到红豆你会想起哪首诗?想必很多人都会提到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相思》。
可红豆为什么代表了相思?这首诗是写给谁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
今天,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与腾讯视频、一心明德文化共同打造的诗歌雅集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第五期正式上线啦。
在本期节目中,于朦胧、林小宅、牛魔一同来到江苏常熟虞山,乘上一叶摇橹船,在这潺潺的碧波之上,缓缓展开王维笔下闻名千年的佳作——《相思》,咂摸他倾注在这首绝句中的细腻情感。
精彩花絮
王维只用这一首诗,就把红豆象征相思的意蕴“种”在我们心中,那又是谁把红豆“种”在王维心中呢?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时,听牛魔分享一个典故吧。
这是关于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的故事。萧统世称昭明太子,说在他四处游学读书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女孩慧如(亦称慧娘),慧如聪慧开朗,两人非常投机,便萌生了情愫。
但因地位的悬殊,终未成眷属。分别之际,慧如给他一捧红豆,想说的话似乎都在这捧红豆中了。
后来,女子相思成疾而终,太子闻讯,痛哭不已,含泪种下红豆,满怀相思悲苦离去,没几年也病逝了。
王维心中的红豆,就是由昭明太子种下的了。
但故事中的主角有心爱的人,王维这首诗又是写给谁的呢?
事实上,相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朋友之间也可以相思。
此诗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是唐玄宗的御用歌唱家,而王维是太原王氏的贵公子,是整个唐朝屈指可数的诗画音乐的天才。
两位同是名门望族,又是难觅的知己,可见诗中抒写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绪。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西逃,王维被安禄山的叛军扣留,李龟年也仓皇而逃,去到了江南。
这首诗正是王维与李龟年别离时候所作,写的是离愁别绪,相思之苦。后来李龟年在江南流浪的日子里,经常唱王维给他写的这首“红豆生南国”。
诗歌背后的悲欢离合已经说清道明了,但这首诗的精髓,还要字斟句酌,细细研磨。
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为何生“南国”?因为江南既是红豆产地,又是李龟年所在之地,暗示了后文的相思之情。
次句“春来发几枝”轻声一问,质朴自然,又富有想象性。未言相思,却似情愫已萌动,为下句“采撷”做好铺垫。
第三句紧接着寄意对方“多采撷”红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以采撷红豆来寄托怀思的情绪。
似乎在说:“看见红豆,就想起我吧。”暗示远方友人珍重友谊,语言恳挚动人。
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在指红豆是最能表达相思之物。中国人常说,睹物思人。王维希望友人每每看见这红豆,就能想起正在思念“你”的“我”。
其实本诗不仅题目有多个,内容也有其他版本。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中的版本是“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到底是在讲春天生长枝叶还是秋天结果呢?相思红豆是不要带走,还是留下当做一丝念想呢?这也是不同读者有不同的偏好了。
全诗句句不离红豆,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虽含蓄委婉却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这也印证了一个事实,在生活中,最深清的话往往朴素无华,却自然美妙。
聊到这里,《相思》一诗的背景、含义也略知一二了,但解读、品鉴一首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邻家雅趣环节,邻家诗友们一同做了红豆馅的唐菓子。在诗歌乐舞环节,又通过歌舞上演了一场与天、与地、与水、与鸟儿的对话,来表达对挚友的思念。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在完整版节目中好好领略一番吧。
精彩花絮
悠悠千年,吟咏的文化从未缺席过中华文明。今天,让我们再次翻阅这些脍炽人口的诗篇,见证字里行间中的豪放洒脱或婉转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