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师火帝鸟官人皇什么意思(龙师火帝全文及翻译)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很多人看了开头这几个字,可能感觉很奇怪——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是在说什么?莫名所以!
我看过一些其他人的解释,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总觉着没说到点儿上,没找到根本。实际上,这两句话来自《左传》的一段话。这段话是讲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大概在鲁昭公的年代——也就是孔子的年代,有一个小诸侯国——郯国,大概在现在山东郯城一带。郯国的国君,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应该称子,所以叫郯子。有一次,郯子到鲁国朝拜鲁昭公,鲁昭公问他:郯国有一些习俗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你们那里的官名要用鸟来表示?也就是所谓鸟官。郯子说:这是我们祖先从上古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所以我了解。上古黄帝的时候,是以“云纪”。什么叫“云纪”?就是用云来表示各部门长官的官名,这就叫云师、云名。到炎帝的时候,是用火来表示官名,叫火纪,也就是火师、火名。到共工氏(也就是大禹治水的前一任。共工治水失败,大禹接替共工治水),是以水纪,叫水师、水名。再后来太皞(昊)氏(也有人说是伏羲,但是《左传》没有这么讲,只说是太皞(昊)氏),是以龙纪,所以是龙师、龙名。到我们祖先少皞(昊)氏强大的时候,“凤鸟适至”,也就是正好有凤凰出现,所以就以鸟纪名,比方:司马用雎鸠来表示,司徒用祝鸠来表示。这就是鸟官的来历。
《左传》这段话涉及到了龙师、火帝和鸟官。那么,人皇又是怎么回事?
我看到有人解释“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说这些古帝是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龙师是伏羲、火帝是炎帝、鸟官是少皞(昊)、人皇是黄帝。但是,我们刚才讲《左传》这段话,黄帝排在最开始。所以,只能笼统地说,这段话是讲远古历史,至于谁先谁后,其实并没有那么清楚。
我们经常说“三皇五帝”,但是“三皇五帝”到底是谁?1930年代的时候,顾颉刚先生写过一篇《三皇考》,把历史上涉及“三皇五帝”的材料整个梳理了一遍——最早的时候什么样、后来怎么传说、再后来又怎么定型,得出的结论是:三皇最早就叫天皇、地皇、人皇,并没有说具体是哪一位,到后来才有具体指谁的说法。据顾颉刚先生统计,三皇具体指谁的说法一共有六种,五帝具体指谁的说法主要有三种。这些内容太多,我们就不讲了,大家只要知道这段话是讲古代历史就行了。
讲到历史,我想多说几句。
现在很多人看历史,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现代人的思维去看,缺少一种历史眼光。用这种方式理解古代历史,实际上有很大问题。比方说“三皇五帝”,真正上古流传下来的材料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后人一点、一点加上去的,属于传说。这些传说,有的说得有鼻子有眼,其实都是出于后人的想象——按后人的思维说古代的事,大部分不可信。
那古史就没有办法研究了吗?也不是!就是要求研究者要有历史眼光、能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有一个学者叫徐旭生,写过一本《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可以说就是从这样的视角研究古史,把“三皇五帝”的时代勾勒出了一个大致轮廓。
在古代,所谓的“国”都很小,大一点的可能有现在一两个或者几个县那么大,小一点的可能就几个村落。据说,大禹朝天下的时候,万邦来朝。说有一万个,可能有点夸张,但估计几百、上千总会有。把这些小邦国统一起来,是需要条件的。国家小,力量也就小,各方面落后,技术上不具备条件,物质上也没有那么大力量,一群人只能管一小片地方,再大了,根本管不了。所以,按照徐老先生的说法,中国在那时候主要有几个大的集团。像刚才讲“鸟官”提到的少皞氏和太皞氏,就都属于东夷集团,在现在的山东一带。再有就是所谓诸夏集团——夏,就是华夏的夏——也就是黄河流域的那些部落,这是当时中国的中心地带。除了夷、夏两个集团,就是周边所谓蛮族集团——北方是戎狄,西方是羌,南方是蛮。当然,有时候也把东夷看成蛮族。这是当时几大部落集团的基本情况。
那个时候,不像后来的朝代一个起来把另一个推翻,只能是哪个部族强大了,对周围的部族影响就大一些,类似于后来的盟主,大家都听他的。几个世代以后,又有其他部族强大了,影响力发生转换,盟主也就换了!这就是“三皇五帝”时代的大致轮廓。想把天下统一起来,那时候还不具备条件。
以前给大家讲过,古代有一种风俗,就是不能灭人之族——一个部族、一个邦国强盛之后,打败了其他部族、邦国,不能把这个部族、邦国的人全部消灭,必须保留祭祀的人。从古代一直到春秋、甚至战国早期,都有这种习俗。为什么?能力达不到,统治不了!秦始皇灭六国以后,为什么能把六国诸侯的后代“斩草除根”?能力达到了,不止有了足够的物质力量,也有了统治这么大国家的技术条件。
这是讲中国最早的那段时间——也就是“传说时代”的大致情况。
下面是“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这是讲“三皇五帝”时代的“文明”。刚才我们读《论语》泰伯篇,称赞尧——“焕乎,其有文章”。什么是“文章”?刚才我们讲了,不是现在写文章那个文章,而是一种“礼乐文明”,也就是有很讲究的衣服、有文字、有很好的礼乐,然后垂拱而治。这种“文章”、“文明”就是从黄帝、尧、舜、禹那段历史开始的。当然,这是古书上的记载,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是不是这样呢?这里边有很有意思的问题。
先说文字。文字,传说是仓颉造的(有人把“颉”念成邪(音)——仓邪(音)。这是两种读音,我觉得读哪一个都行)。实际上,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文字很难说是某一个人造的,而是有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当然,古人不了解这一点。从前有一本书,叫《世本》,就是讲“谁造了什么、谁造了什么”。比方,前面讲“律吕调阳”,《世本》就认为,“律吕”是伶伦造的。还有什么“大挠造甲子”,很多这样的内容。《世本》还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效果?因为人类掌握文字是一件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这种话可以当神话听,但实际上也有合理成分。什么合理成分?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文字是甲骨文——商朝人在乌龟壳和牛肩胛骨上刻的字,上个世纪初在安阳殷墟出土,是中国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大家知道不知道甲骨文是做什么用的?祭祀!也就是说,是祭祀的时候占卜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要用文字记录?因为在古人的头脑里,神是识字的,而人可以通过文字跟神进行沟通。所以文字从一开始就是和神联系在一起的,是神圣的。从这里,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古人传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
当然,这种文字和我们平常用的口头语言是有区别的。实际上,我们现在也能体会到这种区别。刚才大家读《论语》,读到第十篇(《乡党第十》),有没有感觉很别扭?为什么?因为这些内容离我们太远了,而且主要跟祭祀、礼乐有关。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古代书面文字,和口头文字明显不一样。当然,商朝肯定也会有口头文字,但是它跟祭祀神和祖先用的甲骨文肯定也不是一回事。因为甲骨文是给神看的,不是记录日常对话的。也就是说,最开始的书面文字跟口头语言完全是两种不同用途,可能离得很远、很远,后来才慢慢接近,到明清时代才有白话小说(其实也是半文半白的),到五四运动之前,才有纯粹的白话文。
“乃服衣裳”,前面讲过,不多解释了。
再下面是“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有虞”的“有”是虚词,没有实际意思。“虞”是古地名,在现在的山西,舜在这个地方居住生活,所以“有虞”指舜。“陶唐”也是古地名,也在山西。这个地方跟陶器有一定关系,所以叫“陶”唐。尧在这个地方住,所以“陶唐”指尧。
看这两句话,我们也能知道,《千字文》涉及的人物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因为“有虞”排在了“陶唐”前面,而舜的年代明显要晚。这样排其实只是为了押韵。
传说,尧把帝位让给舜,那会儿叫禅让,所以《千字文》才说“推位让国”。那有没有禅让这回事?这要看怎么理解!
刚才我讲了,古代社会跟后来的社会不一样,那时候人力控制所能达到的程度很有限,所以一个邦国不可能太大。你可以征集人力讨伐别的邦国。但讨伐之后,你没有能力占领它。它只不过衰败了,变小了,变弱了。而且禅让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现在的权力,不用说市长、省长,一个县长有多大的权力!但是,在古代,特别是尧舜禹的年代,公共权力能做什么?最高权力又能做什么?可以想象,不过是祭祀、抵御外患,还可能像大禹一样,在治水过程中指挥一些人力、物力。这是当时的权力,跟现在远远不能相比。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权力:第一,能指挥的物力、人力要小得多;第二,也没有发明出一种能够统一全国的制度。所以,那个时候的禅让、《千字文》说的“推位让国”,只不过是:你强大了,你的影响力大一些,大家推选你做“盟主”。等你衰落了,大家又推选另一个影响力大的做盟主。这个过程,对大家的影响也不是太大。当然,后来就不一样了。因为生产进步,人的控制能力强了,能控制的物质多了,也就有了兼并,国家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禅让”也就越来越不容易,越来越变成“遮羞布”。毕竟,涉及的利益太大了。这是我们思考古代历史应该注意的一点。
这里边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刚才我讲过,“有虞陶唐”的“陶唐”是一个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山西,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很多人说,老家是“山西大槐树下”。其实,这个事比较晚,是元末打仗,好多省份人太少,明初移民,把很多人集中在那棵大槐树底下,然后迁到全国各地。再早,山西叫什么?晋(听众答)!晋是春秋时代的。再早呢?唐!这个地名可以追溯到尧,够“古”了吧!大家都知道唐朝,唐朝为什么叫唐呢?李渊从什么地方起兵反隋?太原!也就是山西,所以叫唐。多说几句。宋朝呢?赵匡胤是从古宋国起来的,所以叫宋。刘邦是从汉水起来的,所以叫汉。
实际上,《千字文》涉及到很多古代的知识和历史常识。在古代,读书人对这些都非常了解。但是,现在人们知道的很少了。我想,通过讲解《千字文》,尽量把这些内容挖掘、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