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有哪些(有关唐朝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第十,陈子昂。
陈子昂是唐朝新诗创作的鼻祖人物,他的诗风一扫六朝以来的靡靡之音,纤细之声,慷慨激昂,荡气回肠,写出了爷们气,壮士气,男人气。男人么,写诗就该这么写。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磨磨唧唧花前月下这种文章,还是让给女人吧。
卢藏用:“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元好问:“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白居易:“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宋刘克庄:“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于黄初、建安矣。”
梁肃:“陈子昂以风雅革浮侈。”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九,孟浩然。
孟浩然以写隐逸诗传世。但是他的隐逸诗写的不彻底,不完全。上不能比陶渊明,中不能比王维,下不能比唐伯虎。陶渊明出身名门,做过高官,被上流大佬赏识过,经历过,尝试过,累了,所以隐居了。所以进得去出的来,所以他的隐逸诗成为千古绝唱,无出其右者。王维和陶渊明差不多,不过王维没有受过穷,所以隐逸中有仙气,无底气。唐伯虎是纯屌丝,一辈子没啥前途,所以隐逸诗最接地气,也最为真实。
唯独孟浩然,出身小地主,既想建功立业,又没有那个本事,但是做官之心不死,所以诗写的不上不下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酸气怨气。用王国维的话说,境界不高。
苏轼:子瞻谓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
蔡传: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闻一多: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八,李贺。
李贺一辈子就是为作诗而生。呕心沥血的典故就是搁他这儿来的。张爱玲说,一个人爱什么,就会死在什么上。李贺爱写诗,就死在了写字上。
李贺写诗,题材都是些短命的东西,比如春花秋草之类,没有一座大山大河。花花草草长得快,凋谢的也快,一现而已。所以李贺早早死掉了,只活了二十七岁。有人不信我这个话,你看那些活的命长的诗人,那有个写花花草草的。李白一辈子写过一篇花花草草吗。人家写的都是大山大河,要不上天入地。
李贺也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所以后世称为诗鬼。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这些东东也不是咱们这种气场的人能够镇得住的。从科学角度讲,常写这些东西容易让人精神紧张,虚弱,恍惚,最终崩溃。一代影星张国荣据说就是因为拍恐怖片太多自杀的。
所以李贺诗不管好不好,题材不好,不能靠前。
杜牧:“骚之苗裔。”
王夫之:“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真与供奉(李白)为敌。”
薛雪:“唐人乐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礼、温助教(即温庭筠),尤益另炷瓣香。”
黎简:“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
钱钟书:“长吉穿幽入仄,惨淡经营,都在修辞设色,举凡谋篇命意,均落第二义。”
鲁迅“年轻时较爱读唐朝李贺的诗”,在他手书古人的诗文中,李贺是最多的一位。
毛泽东:“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
《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第七,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其实写的相当好,都是跟着感觉写的,他写诗感觉上不雕琢,但是遣词造句很雕琢。比如你追女朋友,一下爱上了,一颗心蠢蠢欲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是真要让你上去表白,搞点实际的,就得等到猴年马月。
李商隐就是这种情况。李商隐写诗喜欢用典故,而且用好多生冷僻幽的典故,所以绝大多数人们都表示看不懂。李商隐趴在书上找典故的样子就如一只海獭趴在一堆鱼上的样子,所以人们叫他懒獭鱼。
但是看不懂不等于写的不好。也正因为看不懂,所以丢了分。
刘昫:“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恃才诡激,坎壈终身。”
辛文房: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每属缀,多检阅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而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
吴乔: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六,元稹。
元稹是写爱情诗的鼻祖。我总是不明白一个大老爷们那来如此繁密的多愁善感。西厢记就是根据他的真实事迹改编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读了元稹的诗真有一种为女人去死的冲动。不过冲动了之后就后悔了。于是还不如不冲动呢,反而让人觉着凉薄。
都说男人和女人在一起,女人靠的是感觉,男人靠的是感官。所以女人总觉得不安全,男人总想看别人。李商隐就把这种感官写到了极致。大有红楼梦的意境。
我收回上面男人该写爷们诗的话。男人想写娘们诗,只好写得好,也是值得肯定的。
李肇:“元和以后,诗章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
李戡:“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人雅士,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女父母,交口教授,淫言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
王若虚:“情致曲尽,入人肝脾。”
陈寅恪:“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感情,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诗中不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之文学者尤巨。”
鲁迅:“《莺莺传》者,即叙崔、张故事,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
《离 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两个特点,一白二黄。白就是白话,据说白居易每写一首诗都会读给老婆婆听,老婆婆不懂就改,直到懂了为止。所以他写的诗非常大众,非常接地气,哪怕文盲都会背。也因此不登大雅之堂,当时的主流文化圈都看不起他。黄就是写些黄色小调,跟元稹一样,弄些才子流氓的调调满大街宣扬。为何要写这些,因为有人喜欢看啊。
老白这么写也是不得已,穷,非常穷,靠工资泡不起妞买不起房,只好靠写字挣点外快。当时写字三种赚钱方式,一是书法,一张多少钱。一是给人写墓志铭,一个字多少钱,也叫润格或者润笔,论格算。我念高中时给某杂志投稿,还挣过十几块钱的稿费,就是论格子算的。后来出了几本书,也是论字算。再是给人当枪手,一篇多少钱。
老白啥都不是,而是卖自己的诗挣钱。只要有人写他一首诗,就能上街买东西,当硬通货用。
所以白居易排名低,一句话,格调不高。为啥弹钢琴比唱流行歌地位高,就是格调的问题。
《唐才子传》: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唐宣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四,韩愈。
韩愈属于人格不淡定那种人,表面看起来一本正经,但是一身火气没法发泄,只好使在女人身上。阴阳不能正常调和,所以容易矫枉过正。因此写的诗腾云驾雾,乍一看气象万千,其实不堪回味。
司空图: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大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沈括:退之诗,押韵之文耳,里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
苏轼: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
陈师道: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
胡仔:韩退之诗,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臂之樊候冠佩,微露粗疏。
许学夷:唐人之诗,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诣。若退之五七言古,虽奇险豪纵,快心露骨,实自才力强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诣也。然详而论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逊。
毛泽东:文学作品,包括诗,不要把话说尽了,而韩愈的文章和诗就是把话讲完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第三,杜甫。
杜甫做人太正经,作诗更正经,他写诗是严格求律的,无律不成诗。现在好多所谓文学大家写书都说,我没套路。其实没套路不是优点,而是缺点。你是没本事所以才没套路,真正能按照套路弄出东西来,才是你的本事。
杜甫就是严格按照套路出牌,终成千年老三的。不服不行。李白看不起杜甫的套路,是因为他按照套路也写不成东西。
鲁迅: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二,王维。
王维的诗就得两个字,意境。王国维说,诗词评价标准就是两个字,意境。意境到了,就是好诗。王维的诗绝对有意境。
殷璠: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张戒: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亚也。
辛文房: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
李因培:右丞诗荣光外映,秀色内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气,神味绵渺,为诗之极则,故当时号为“诗圣”。
姚鼐:右丞七律能备三十二相似,而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一,李白。
李白不知道如何评价,人家是诗仙,我是凡人,看不懂。就是一个字,好。好的不能再好的好。谁要是敢说不好半夜出门就会给人兜头一板砖拍死。而且是不仅没人可怜还会拍手叫好的那种。
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辛弃疾:“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贺知章:“谪仙”。
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杨升庵:李太白为古今诗圣。
吕居仁:“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
余光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看看这些评价,有一句是给人准备的吗?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