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0岁的史铁生出版随笔散文《我与地坛》。书中,他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感受和收获娓娓道来,尽显深邃与哲思。
王蒙在谈到《我与地坛》时说:“那种深思与宁静,悲痛与超越,让我大为感动。”
年少不识愁滋味,以前看《我与地坛》,尚不能理解史铁生的哀愁与悲悯。
人到中年,经历沧桑,阅尽无常,才惊觉书中那平淡悠远的字里行间,写满了生命的进阶与思忖。
人生海海,众生皆苦。
正如史铁生在书里说: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终此一生,我们都在努力接纳生活,接纳苦难,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人这一生,要学会这3次和解。
与生活和解
1951年,史铁生在北京出生,从小跟着奶奶长大。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史铁生从小就与地坛结下不解之缘。
1969年,18岁的史铁生离开北京,辗转到达陕北延安,开始知青生涯。
不想,没过几个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浇透了史铁生,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发烧引起的腰椎裂柱病,使得史铁生寝食难安,疼痛难忍。
史铁生不得不折回北京治疗。一年半后,治疗宣告失败。
得知自己的后半生,被迫与轮椅“相依为命”。史铁生变得狂躁、易怒、敏感,并一度产生放弃生命的念头。
坚持到出院后,史铁生到某街道工厂做工,生活似乎看到一丝光亮。本以为厄运就此终结,没想到刚缓一口气,他的人生又接连迎来更大痛击。
1981年,他被查处罹患肾病,工作无法继续,只能回家静养;1998年,因常年身体弯曲,无法直立,史铁生患上尿毒症。
生活就像一个无情的刽子手,在看不见的地方,一点一点凌迟着史铁生的人生。
偶然间,史铁生走进那荒草丛生的地坛,开启与命运抗衡、和时间对话的神奇旅程。
他拿起笔,开始写作。
1979年,史铁生发表了短篇小说《爱情的命运》;1983年,他发表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季羡林在《悲喜自渡》里说: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与其被痛苦折磨,还不如学会放下,学会与生活和解。
生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生存,要么消亡。
我们的生命,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下去才看到希望。
就如史铁生一样,在被命运捉弄的漩涡里,放下痛苦,放下包袱,直面生活给予的狂风骤雨,让苦难在微笑中开出最美的花朵。
与父母和解
回望史铁生的前半生,铺满了母亲坚韧沉重的背影。
面对风华正茂儿子,她不仅要假装坚强,而且时刻如履薄冰。
有一次,母亲一个疏忽,把史铁生的胯熏成了烫伤。面对弱不禁风的孩子,母亲惶恐自责,以后每次给他换药,母亲都要先忏悔一番。
无数个儿子晚归的夜里,她都要到地坛去找寻,一遍又一遍,步履匆忙而急迫。
每逢孩子性情大变,自怨自艾,她都要强打起精神,故作淡然地安抚劝慰。之后,她总是躲在门后,将眼泪急速抹去。
史铁生不理解,为什么母亲总是如此啰嗦、多事。
他甚至厌烦起母亲脸上不经意流露出的悲悯,觉得那些情绪看起来多余而刺眼。
但史铁生不知道的是,母亲已经病入膏肓,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可是,为了照顾孩子,她把自己置之身后,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丝一毫。
一天,母亲准备次日带史铁生到北海赏菊。
史铁生同意了。
这是他生病以来,第一次同意离家外出。作为母亲,自然欣喜万分。
只是,母亲出门准备东西后,便再没有回来。
母亲疼得摔在地上,邻居把母亲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吐着鲜血:“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病逝,改变了史铁生的想法。
史铁生恍然惊觉,母亲之所以干涉他的人生,是希望他能幸福,希望他不要因为病痛沉沦、迷失。
可那时,他还太年轻,不懂得父母有时候干涉孩子,不过是害怕孩子钻牛角尖。
当他理解了母亲的用意,原谅了母亲对他的干涉,学会了与母亲和解,却发现为时已晚。
就像他在书中写到:“在我第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
我们常常绕了一大段远路,走到了时间的另一头,变成往事的旁观者,才发现时光深处的父母,不过是用心良苦。
而那些年少时不明白的东西,终于在时光的推进中,前尘和解。
与自己和解
坐上轮椅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迷惘而忧郁。
于是,无所依赖时,史铁生便摇着轮椅去到地坛。
因为在地坛,他可以逃避,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特别,让他寻觅到自己内心渴望的答案,并收获心灵之上的丰盈。
他遇到过一对中年夫妻,十五年来,每当暮色初临时,他们总是准时来到公园散步,雷打不动。
他遇到过一位爱唱歌的年轻人,两人经常打照面并有结识的愿望,却在即将离别时才蜻蜓点水般相互寒暄。
……
尽管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琐碎,却因为史铁生细腻敏锐的第六感,一切都变得鲜活动人起来。
因为今生太多遗憾,他还畅想过设计自己的好运。
先占几项先天的优势:聪明,漂亮和一副好身体。再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出生,通情达理又有学识的父母。
于是,他愉快地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然后,在令人艳羡的名牌大学里被众多异性倾慕着。
接着,毫不费力地找到一个门当户对又十分优秀的伴侣。
这一生,迷人,完美。
不管是经历过去,还是梦想来生,史铁生渐渐顿悟:
人这一生最难的修行,不过是与自己和解。
如若与自己和解,就是走出深渊,万事皆安;如若不能与自己和解,便是不断内耗,伤害自己。
作家简媜曾说:“人缠不过自己的性格,常常在万籁俱寂的时刻,以刀铤与自己短兵相接。”
诚然如此。
好在,那时的史铁生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他接受了自己无法再次站立的事实,接受了母亲的离世,原谅了命运的不公,让生活回到正轨。
在苍茫荒凉的地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们,前一秒欢笑,下一秒流泪。
他们被粗粝生活百般摩擦的心酸模样,像极了在尘世间打转的凡人你我。
我们从局中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生活的复杂真相。
人这一辈子,人生短,苦难长。
可是,即便梦想破碎、举步维艰,依然有人坚强、乐观、勇敢地活着。
因为,生活的真相就是认清了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永远不能失去好好生活的动力。
就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写道:
“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
把苦闷放在心底,把微笑挂在脸上。
2021年还有不到三个月,笑着走下去,拥抱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晨曦。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