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因为蕴含大量的文化密码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代表中国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其中,传世常用的带“虎”字的成语有两三百个之多,但不少的意思已与当初大相径庭了。认识这些成语的由来和本义,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文化之源。
先来看看虎视眈眈。如今,只要一提虎视眈眈,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贬义的“像老虎那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而且还图谋伺机攫取”。其实,这与这个成语原本的含义完全相反。虎视眈眈的出处是《易经》的《颐卦》。颐,有供养的意思。
《颐卦》讲的是民生,提示必须要自己获得口中的食物,强调倘若只想从他人处获得食物必有凶险。老虎是动物之王,处于食物链的最高位置,通过自己的捕食能力养活自己,是正当的。
然而,后人引用虎视眈眈的来源时,往往只看到“虎视眈眈,其欲逐逐”,而肢解了其完整的原文——“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无咎者,没有过失,无所归罪。由此可见,虎视眈眈本义并无褒贬。
还有大人虎变,又谓大贤虎变。现在的解释是居上位者行动变化莫测,但其本意是指圣贤的特质——前行中必有变革。这则成语出于《周易·革》,完整的句子是“大人虎变,未占有孚”。革原义是皮革。兽皮经过加工,制造成柔软的皮革,含有改革、变革的意思。而变化莫测只是一种常人所见的表面现象,是谈不上未占有孚的。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在改革、变革的大背景之下理解大人虎变。大人者,居上位的圣贤;虎变,是指老虎走动时身上斑纹的变化;未占有孚,尚未占卜就有了孚信,获得了民众的充分信任。换而言之,没有这种特质,就无法胜任“大人”。
除了以上情况,还有一种另类误解,如画虎类犬。有人可能要问:画虎不成不是应该“类猫”么?怎么“类犬”了?
事实上,画虎类犬源于《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但我们若与上句“刻鹄不成尚类鹜”对应可以看出,虎和狗理应也是个类似关系。《尔雅·释兽》说:“熊虎丑,其子狗。”原来,熊虎的幼兽就是叫狗。《尔雅·释畜》还记有“狗属”,说除了犬之外,狗还指“未成毫”的熊虎幼崽。
由此看来,画虎不成反类狗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是画虎结果像小老虎,表达的意思是画大老虎不成结果成了像猫那样的小老虎。它与刻鹄不成尚类鹜对应,寓意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还有与虎谋皮这则成语,说的是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但考察其由来,结果是与狐谋皮而不是与虎谋皮。《太平御览》引《符子》云:“欲为千金之裘而令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从与狐谋皮到与虎谋皮,虽然有点狐假虎威的意思,但比原来更生动了。
人们常以为,马马虎虎是出于虎与马的混淆。有好事者甚至还无中生有地杜撰出很多“出典”。其实,马马虎虎来自老北京的满语“lahu”,意即疏忽大意。类似俗语还有打马虎眼,即装糊涂蒙骗人。这些都见于老舍的《华实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