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国势之强由于人”。
近代中国的历史,生动印证了这句话。遥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短短数十年,我们这个饱经沧桑的东方古国,重新昂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这个备受磨难的民族,重新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朝气!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华民族结束近代“颓势”的历史转折点。一个新生的政权,人民的政权,激活了这个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国家的精神凝聚力。“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行远自迩,踔厉奋发,从历尽周折远涉重洋报效祖国的归国科学家,到主动奔赴西北大漠深处隐姓埋名搞核试验的名校学子,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踊跃参与火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向科技进军”,不计名利,甚至不惜舍命相搏,终于奠定了新中国科技大厦的初步根基。
人才开创历史,劳动铸就辉煌。回望历史,共和国大厦的一砖一瓦,无不浸润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汗水心血与家国情怀。从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到于敏、黄旭华、孙家栋,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撑起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脊梁。看如今,“嫦娥”奔月、“蛟龙”深潜、巨舰破浪、高铁飞驰、通信畅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人才与科技工作全局,国家科技硬实力激荡着东方古国的青春朝气,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复兴征程上,这不正是当年那些追梦赤子们无限憧憬的美好未来吗?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历经千山万水,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前所未有地接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需要人才、渴求人才。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高端数控机床、轴承钢……“卡脖子”技术清单就是科研攻关清单,就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腊子口”“娄山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讨不来要不来,实现自主可控就是新时代的“国之大者”。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激扬雄心壮志,挑起这副千钧重担,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断攀登世界前沿科技的新高峰。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自觉遵循人才培养和使用规律,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破四唯”、涉险滩、闯难关,查纠科技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要把科研人员从无谓的迎来送往中解放出来。特别是近期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从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到组建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从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到形成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人才比较优势,一张清晰的新时代人才强国路线图与时间表徐徐铺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支撑更加坚固扎实。
“跨越过星辰大海,赤子心热血澎湃,用青春谱写精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面对无数先辈殚精竭虑开创的而今盛世,我们这一代人更当前赴后继、顽强拼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让洪流奔腾的科技人才大军驱动中国巨轮向着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