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选择与人的无奈
时间会筛选出结果。但结果未必是正确。
采集文明被农业文明代替,这是种族的成功,但从个体意义上来看,却未必是人类个体的成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采集时代的采集者,有更多的个人时间,而农业文明的农耕者则完全成了土地的附庸,农耕者的幸福感受也是低于采集者。其中种种原因此处不赘言。
我们不再讨论时代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我们能够明确的是,个人的力量,基本上无法左右时代的洪流。人类个体在洪流中被裹挟,在不自觉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再谈价值选择
个人的价值选择,实际上就是时代的价值选择的具体化表现。
比如说,现代战争对于投降是持正面态度的,而曾经则是绝对的反面态度,正所谓“不事二主”!战争中无论处于何等的劣势,都应该死战到底。而现代的战争在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则有了更进一步的关怀——支持投降。
再比如,尊严与荣誉。这也是《唐睢不辱使命》此文的核心要义。
现代文明对于尊严与荣誉,也有了新的价值选择。
我们可以一起回忆一下唐睢的价值选择。
唐睢奉命出使,在秦王的近乎于天威之下,说出了下面的这一段话。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很明显,以“死”,换取尊严与荣誉,正是唐睢的选择。
人们或许会说,此是国家大事,当然以死相争。那我想问,小事不争尊严,何来大事之时为尊严而奋起之勇者气概?
再问,尊严,何来小事?
近来是有“忍”文化的,其实从韩信那时,忍就被提上了日程。可韩信的忍是懦弱之忍吗?此时我们就应该反思,若忍,可以,可我们的忍是勇者之忍,还是懦弱之忍?
何为勇者之忍?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韩信也,忍,为其志也。要离也,忍,为其知己也。勾践也,忍,为其兴复也。
何为懦弱之怒?以其成熟为借口,以其家室为借口,以其忍辱为能之借口,实为心中惧怕而不敢发。以所谓地位悬殊为借口,以长久打算为借口,实为平庸之庸夫也之不敢发而已!可怜而不值得同情。受人侮辱者,始终将受人侮辱也!不过是忍长而辱长也!若说为家室之忍辱?不过是为家室招得更多侮辱罢了。
不过是忍长而辱长也!试问,刚烈之人,何人敢辱之?刚烈之家,何人敢轻之?刚烈之国,何人敢犯之?
归根结底,是价值的选择发生了改变,如今,尊严与荣誉并不是第一重要的,甚至是末流而已。
再谈庸夫与士人
秦王大怒后,唐睢毫无畏惧而针锋相对。唐睢问秦王: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轻视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说,秦王对于普通人的生气是持轻视与鄙夷之态度的。认为普通人生气不过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而已,确实,很多人的愤怒不过如此,在肉食者看来,这是可笑的,或者说,在肉食者看来,这不过是一出笑话而已。
唐睢此时定是已做好了换命的准备。他这样回答秦王: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显而易见,在唐睢看来,普通老百姓的也应该分为庸夫和士人。庸夫生气不过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而士人的生气则不然。在愤怒之中,唐睢举了三个例子(这决不是吓唬一下而已,唐睢必然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不然不可能在气势上吓到秦王),即除了荆轲之外的四大刺客(此时荆轲的事情还没发生)。并说,今天我就是第四个!说完便挺剑而起。可以肯定的是,若不是秦王求饶,唐睢定是已经行动(我们且不去猜结果是否成功)。
平等的假设: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这篇《战国策》中的故事,我们且不去讨论其真实性。
我们能够肯定的是,无论真实与传说,都能反应出时人的价值选择。
而这种选择的背后,便是一种地位的平等。
也就是说,羞辱是与地位无关的,也可以说,地位是与身份无关的。
一个富商便可以羞辱穷人了吗?好像确实是可以的。
一个乞丐的身份者,他的地位就应该被轻视吗?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可若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前提之下,前面的情况似乎就出现了改变。
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桥段。一名可怜者跪在地上,抱着某大人的腿,哭天喊地哀求道:大人求求你,帮帮我们吧!可怜可怜我们吧!
结局往往是被一脚踢开。
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再一次思考:羞辱是与地位有关的吗?地位是与身份有关的吗?
后记——无稽之谈
有些话可能是不应该说的。其实这些不过是无稽之谈,我们完全可以一笑置之。不过是梦人语而已。
《唐睢不辱使命》此文的内在价值,不可否认,仍然是无穷的,便仅从艺术性的角度看,亦不失为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也希望朋友们能够抽出宝贵时间,温故一番,也算是传承中华的传统文化了,也算是为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