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兵法是哪个朝代的(孙武兵法的历史评价)

公元前632年,晋楚争霸大幕刚刚开启,晋国政坛上就响起一声惊雷,中军将郤()縠老同志突发脑溢血去世,晋文公随即任命下军佐先轸(zhěn)为中军将。

晋文公之初,推出“三军六卿制”,设立三支军队由六卿统帅,按照职位大小六卿排位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晋文公时代的中军将相当于元帅,属于军中一把手,后来中军将又掌握了执政权力,按照“长逝次补”原则,郤縠去世,应由中军佐郤溱接任,怎么也轮不到下军佐先轸。即便晋文公考虑到权力平衡,不让郤氏做大,避免中军佐郤溱接任,也应该提拔上军将栾枝,但事实却是颠覆性的破格提拔了下军佐先轸。

那么,先轸到底是什么人?尽管《史记》没有为先轸单独列传,《左传》只有寥寥数笔,但通过零星的记载拼凑起来却可以发现,原来先轸这个人军事谋略能力超强,是实至名归的晋国第一名将,中国兵法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大师,还是孙武诡道思想的源头。

01:晋文公流浪时的队友

年青时候的先轸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应该是重耳的好友兼死党。重耳与父亲晋献公反目出逃之后,先轸就此追随重耳一路流浪,与他们一起流浪的还有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等人。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是十九年,再回来已是“乡音无改鬓毛衰”。

十九年的时间,重耳与先轸等人南上北下、东奔西走,塞北草原、秦都雍城、中原小国、齐都临淄、宋都商丘、楚都郢城等等,在留下了他们疲惫的脚印之余,走万里路又让他们大开眼界,领略到了各地不同的风情。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夷吾病死,唯一儿子公子圉继位为王,史称“晋怀公”。晋惠公时,晋秦爆发一场战争,晋国惨败,秦穆公由此称霸,晋惠公就将公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秦穆公将公族之女怀嬴嫁给公子圉,想要书写秦晋之好。但五年之后,公子圉翻脸逃归晋国,怀嬴不肯跟他回去,由此秦穆公对晋怀公印象很不好,于是就将目光转向了一直流浪在外的重耳身上,准备扶持重耳归国,建立秦晋同盟关系,以更好的维持秦国霸主地位。

重耳与秦穆公一拍即合,秦穆公又将五个族女嫁给重耳,其中包括怀嬴,双方建立了战略同盟关系。在秦穆公的三千兵马与晋国内部栾枝、郤谷等帮助下,重耳重回晋国。重耳升级为晋文公,先轸等人鸡犬升天,成为晋国六卿之一,职位是“下军佐”,深得晋文公信任。

02:风云际会先轸露锋芒

和平是军人的坟墓,战争是军人的舞台,齐桓公去世之后,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春秋大国一直都不缺少战争,先轸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晋文公之初,从南到北,蔡国、陈国、许国、曹国、郑国、鲁国、卫国等都已臣服了楚国,成为楚国势力范围,楚国已经从长江流域扩张到了黄河沿岸,直逼晋齐家门口。公元前633年,宋国叛楚附晋后,楚国组织诸侯联军攻打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

不救宋,晋国必然会失去宋国,也会失去其他小国的信任,必然无法成为霸主;救宋,晋国没有信心击败楚国,而且晋宋之间隔着楚国盟友——曹国、卫国,晋国直接救宋有侧背遇敌的危险,加之劳师远征,困难很多。一时之间,晋文公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先轸对晋文公说:当年流浪时,宋国礼遇重耳等人,如今应该报答恩情;宋国背楚附晋,晋国解救宋国,将会树立晋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威信,奠定霸业之基。

晋文公也想救宋奠定霸业基础,但问题在于如何救宋,直接派兵与楚军对峙的救宋方式太过危险。执政狐偃赞同救宋,提出了一个办法:攻打楚国盟友曹国、卫国,吸引楚国前来救援,如此就解开了宋国之围。两百年后,齐国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围魏救赵”之计。

于是,晋文公下定决心救宋,派先轸率军攻打卫国战略要地五鹿(今河南濮阳县南)。对于晋国争霸揭幕战,先轸采取的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五鹿城下,随即向卫国提交战书,打了卫国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在山林之中插满军旗,让五鹿卫兵风声鹤唳心惊胆颤,纷纷逃窜,先轸在几天之内就用诡计轻松攻克五鹿城,卫国都城楚邱暴露在了晋军面前。

春秋中前期,列国战争一般很少攻城,都是在城下列队,两军堂堂正正的厮杀,彼此也没有什么攻城经验,也没有什么攻城器械,这与后世经常发生的攻城战大不相同。因此,先轸能在几天之内攻克五鹿城,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

随后,卫国投降,先轸又攻克曹国,俘虏曹国君主曹共公。从出兵到解决卫曹两国,用时不到2个月,让楚成王都心惊肉跳,惊讶于晋国战斗力。

公元前632年2月,晋国中军将郤縠去世,晋文公任命先轸为新的中军将,让他统帅三军作战。

03:划时代的战争模式

晋军攻克卫国、曹国之后,楚成王不为所动,还是重兵围困宋国,晋国的“围魏救赵”计策没能奏效。这时,晋文公又一次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与楚军决战,背后秦齐会不会趁火打劫?不与楚军决战,宋国之围解决不了,还是会败坏晋国威望。

先轸献出一计:指使宋国贿赂齐国、秦国,让齐秦为宋国求情,劝说楚国退兵;晋国将曹国、卫国部分土地割给宋国,以此激怒楚国,进而迫使楚国拒绝齐秦调停。果不其然,楚国拒绝了齐秦调停,齐秦与晋国合作,共同讨伐楚国,于是就形成了晋、齐、秦等讨伐楚国的局面,当然主力依然是晋军。

如今看来,先轸计谋不算特别,但在当时却是开创性的,第一次将外交因素纳入战略范畴,并且先轸的外交手段具有极浓的诡诈性、欺骗性,与传统思想指导下的战争外交迥然不同,属于“兵者诡道”的范畴。

楚成王见到局面不利,决定撤回大军,让名将子玉驻扎在宋国,告诉他晋文公与手下在外流浪十九年,心志坚定多有谋略,这样的人很难对付,所以就让子玉不要出战。子玉以善战闻名,哪肯听楚成王劝说,决心要与晋军一战,楚成王无奈,留下大约10万兵力就回国了。

子玉遣使告诉晋文公,只要晋国放过曹国、卫国,归还土地,楚军就放过宋国。先轸一听立马拒绝,晋国一旦这么做了,曹、卫、宋三国只会感激楚国,楚国威望进一步增强,晋国什么都得不到。于是,先轸将计就计:一方面允许曹、卫复国,离间他们与楚国的关系,一方面扣押楚国使者,进一步激怒子玉。

果不其然,子玉大怒,主动率军北上攻打晋军。晋文公实践当年诺言,一旦面对楚军时将“退避三舍”,于是就主动后退九十里,来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驻扎。退避三舍,看似实践诺言,却挖了三个大坑:一是楚军本是劳师远征,又增加90里路,楚军更加疲惫;二是子玉狂妄,晋军退避三舍,让楚军更加骄狂;三是晋军可以在预设战场与楚军决战。

几天之后,双方正式交战:首先,晋国下军佐胥臣攻打实力较弱的楚国右军——陈、蔡仆从军,迅速击溃楚国右军;其次,楚左军步步紧逼,上军将狐毛竖旗后退,下军将用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伪造出撤退的假象;第三,楚左军攻得太快,导致孤军突出,先轸率领中军迅速拦腰袭击楚左军,晋上军也迅速返回,两军合击楚左军,于是楚左军溃败,连带整个楚中军溃败。之后,子玉撤回军队,城濮之战落下帷幕,回楚途中子玉自杀。

春秋时期,战争模式比较固定,就是将对将、兵对兵,双方越好地点列好军队,然后左军对左军、右军对右军、中军对中军,打的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呆仗”,所以春秋时期没什么名将的原因就在于这里,因为这种战争模式下名将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但在城濮之战中,先轸挖了无数的坑,阴谋诡计不断,让人防不胜防。

透过城濮之战可以看到,先轸一改自古以来固定僵化的战争模式,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开创了避强击弱、佯退诱敌、各个击破的诡诈战法。在先轸的战争理念中,包含了浓重的“兵者诡道”的思想,而春秋晚期孙武的兵法思想核心就是“兵者,诡道也”,与春秋崇礼的战争思想截然相反,可见孙武的诡道思想,并非孙武首创,而是早已存在且早有实践,孙武只是将之提炼了出来。

04:中国第一场伏击战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位,秦国趁机攻打千里之外的郑国,想要动摇晋国霸主之位。秦军发兵私下越过晋国国境,长途奔袭郑国,结果遇到郑国商人弦高,弦高通过犒犒劳秦师,让秦军以为郑国已经知道秦军来袭,于是就改变目标,灭掉了晋国邻居滑国,然后班师回国。

晋文公还没有下葬,秦军就来闹事,这让先轸极为愤怒,认为必须给予这一支秦军狠狠的教训,既然秦国不讲礼,那么晋国也不必以礼待之。于是,先轸率军在崤(今河南陕县东南)的狭路上设伏,俘虏了孟明视(百里奚之子)等三名主将,一举歼灭了秦军,史称“崤之战”。

崤之战是历史记载中的第一场伏击战,之前战争形态是双方约期列阵交战,之后逐渐变成了运动战形式,进入了战争艺术时代。伏击战是标标准准的“兵者,诡道也”的战争思想,战争不再是堂堂正正,而变成了允许偷袭、伏击等多种形态。

由于晋襄公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在怀嬴劝说下,晋襄公将孟明视等三位主将释放回国,先轸听说非常生气,不顾尊卑而口不择言,又当着晋襄公的面“不顾而唾”。虽然晋襄公没有责怪,但先轸非常后悔自责。这一年,晋国与狄人发生战争,先轸率军击败了狄人,但先轸却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讨伐自己冒犯晋襄公的罪过。先轸以死自责,体现了春秋古风,令人敬佩不已。

纵观先轸一生,主要是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了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更重要的是,不仅奠定了晋国150余年的霸主地位,更是打破了僵化的战争模式,改写了中国的战争形态。先轸之后,用兵诡道的越来越多,至孙武提出“兵者,诡道也”之后,诡道用兵渐成主流,随后在战国时期大放异彩,天才军事家层出不穷。

可惜,这样一位划时代的战略战术大师,与兵圣孙武一样伟大的军事家,让“群殴式”战争升级为战争艺术的名家,却在历史上只留下寥寥记载。

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孙膑兵法》残句中有“……田忌问孙子曰子言晋邦之将荀息孙轸之用兵也未……”,推测孙轸活跃时间与先轸高度吻合。《汉书·艺文志》提到兵书《孙轸》,另外先秦古音中“先”与“孙”的发音接近。据此,有人认为《孙轸》既是先轸所著。于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疑问:如果孙轸即是先轸,那么孙武、孙膑是不是他的后代?兵法思想如此一致,先轸家族又曾遭到灭族,很难不让人遐想。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