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风家训座谈会发言稿 杨连山
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上)下午好。
我叫杨连山,1981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现在是南阳市十四中学校的语文教师。2009年11月获得南阳市第一届读书月书香人物称号,2014年1月获得河南省首届“河南好人”称号,同年5月获得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11月获得南阳市第八届读书月金牌推广人称号。2018年5月获得南阳市十佳最美家庭。2019年5月获得河南省和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刚才我和大家一起观看(聆听)有关家教家风的讲座(视频)思想很是震撼,心灵得到了洗涤,精神得到了升华。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想到了自己受家教家风的影响和熏陶。我出身农村,是一个农民的后代,祖祖辈辈务农,父亲是一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农民,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教育我。但是他用农民的质朴和勤劳,成了我的第一任老师。我清楚的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夏天跟着父亲到地里锄地,在地头父亲用烟袋锅在地上写了最简单的工人、大小、人口手这些字教我认。教育我说,干啥就要干好,种地把地种好,读书把书读好。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记在心里了,至今难忘。后来我想想,父亲是个农民,说不出耕读传家这样的话。但是父亲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耕读传家可以说就是我家的家风家教。
结婚成家后,我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文明了,国家也就和谐文明了。家庭和睦还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一生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出现变故,后院起火,一个人干事业时就有了后顾之忧,一生幸福也就没有保障。人生犹如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而家庭和睦就说这艘船上的压舱石。
在家庭中,我作为一个儿子、丈夫、父亲,对家里的老人是孝,对妻子是敬,对孩子是爱。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妻子梁金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单位工作认真,在家里孝敬老人,热心公益事业,二十多次义务献血。
1981年参加教育工作后,种地的活不干了,我从父亲的话语中受到启发,引起了我对读书的兴趣,那就读书吧,于是读书、买书。近四十年来,我收藏了三万多册毛选毛著,三千多册红宝书,三千多册连环画、文革资料及一些文史哲书籍。
正是因为藏书,在2009年1月的一天,淘书时发现了14份没有送达烈士亲人的烈士证。“这些烈士证保存得完好无损,还有存根,应该是没有发放到家属手中。因为我爱好收藏,所以全都高价收了回来。”
回家后,我仔细研究了烈士证上有关烈士的基本情况,根据自己的分析,给妻子和女儿讲述这些烈士证的珍贵之处。讲述了烈士们在战场上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故事,他们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使我们已经深受感动。妻子梁金丽说:“14张烈士证,见证了14位南阳籍烈士,为了新中国成立献出的宝贵生命,为什么不把它们送回‘家’呢?”
“妻子的话给我提了个醒,只有将烈士证交到烈士亲人手中,才更能体现出它们真正的意义。”于是,一家人就开始帮助烈士找“家”。妻子把烈士证、革命英烈名录、烈士证简介进行了复印,作为寻找烈士亲人的资料。女儿则利用课余时间帮助我整理资料,查看文献。
从2009年到2019年,我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骑自行车到南阳周边及社旗、邓州等地的偏远乡村进行调查寻访,十年来行程二万多公里。累了,就在路边歇歇;渴了,喝几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打开饭盒,匆匆吃上几口妻子为我准备的午饭。
在妻子女儿和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帮助支持下,已为6位烈士找到了家,送他们的魂归故里,圆了烈士几代人的梦。这些年为了帮助烈士‘回家’,我牺牲了大量陪伴家人的时间,但妻子和女儿总是不断地鼓励我,正是有了这个温馨和睦的家,我才能十年坚守,执著地为烈士找家。
作为一位从教四十年的教师,下面我想从家风、家教、家训对学生三观的影响方面,谈一谈我粗浅的体会和想法,与大家共勉。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孩子能否成为真正的人其决定因素是家庭教育,每位成员必须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将孩子培养成健康的人;父母须用人性的标准对待孩子,要用尊重、信任、接纳、理解、鼓励等正确的爱培养孩子,坚决摒弃打骂、溺爱等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家庭教育成为心灵丰富、夫妻和谐、亲子融洽、家庭幸福,家族兴旺、民族伟大的制胜法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家训”、“家诫”、“家书”、“家范”等家规,内容丰富多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温公家范》到《袁氏世范》,从《诫子书》到《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箴言。另外《孝经》《三字经》《弟子规》等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祖先关于“做人”的教育思想是需要我们继承的。弟子规开篇就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与我们现在应试教育,分数第一形成了鲜明对比,很多孩子的失败不是智力,不是成绩而是做人。古今中外成功的家庭,是因他们的成功形成了家庭教育文化,还是因有特定的家庭教育文化导致了他们的成功,我们难以分清,但一个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的家风家规做铺垫,没有家庭教育文化做支撑,而“成功”的家庭只能是短暂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道理。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深地认识到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很重要的事情,教育孩子是很具体实际的硬任务。如在小学阶段,接送孩子上学必须按时按点,晚去十分钟孩子就要在学校门口等待,心里就很着急,去早了家长又要在学校门口等着。以下几点我觉得应该做到:
1、健康的成长比分数更重要。我们对学生的分数更是天天牵挂在心,反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健康的成长。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蹲下身子,双眼平视孩子,平等的和孩子谈心交流沟通,多聆听他们的倾诉。2、每天找到孩子的一个点滴进步或者闪光点,进行激励表扬,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学霸都是激励出来的。父母及家庭成员发自内心的爱,孩子是能够感受得到的。3.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孩子读书或讲故事,进行亲子共读。4.在学习上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重在落实。我的孩子进入三年级后开设了英语课,一开始不会读。我就让孩子跟着手机纳米盒、家长通、喜马拉雅读课文,并且要求每天晚上背默四个单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重视家风家训教育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优良家风的传承,对家庭关系维系、社会稳定、社会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家长们普遍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训、家教、家风对孩子们潜移默化的熏陶,注重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对孩子们思想品德的影响。但是在家庭文化教育中,对孩子的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是家风家训传统美德教育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导致这种教育缺失问题的原因有:作为父母总认为自己很忙,忙是个实际情况,但是这不是当甩手掌柜的理由;父母在外地打工,把孩子留给爷奶照顾,由于长年在外,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也不可能利用家风家训传统美德故事教育孩子;无论哪种原因造成这种教育缺位,都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是很多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成才,重视智育,又体现在只看分数,忽视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其实孩子能够全面健康地快乐成长,比分数更重要。有不少家长落入重生理轻心理、重智育轻德育、重物质满足轻精神需求、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误区。有些家长不顾青少年成长规律,为考高分,给子女施加压力,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奥数班等等,使孩子不堪重负。很多家长总觉得花时间讲美德故事,不如去上兴趣班划算。
三是家长与孩子沟通少、重视知识轻视能力培养等,忽视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家风家训美德故事教育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那么家庭、学校与社会就应该相互配合,共同打造优秀家庭文化教育平台,共同传播优秀家风家训家教文化。使家庭文化教育在学校课堂上发挥对学生进行道德启蒙、品性养成的作用,引导和帮助孩子了解优秀家风文化蕴含的美德,在优秀家风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在家庭层面,要引导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文化教育效果。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风家训家教的营造也需要与时俱进。在社会层面,应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家风家训文化,充分利用传统家训名篇和当地家风文化资源,努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达到同步,教师和家长教育达到同心,学校和社会教育达到同力。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良好的家风家教。而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美满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更美满,更和谐。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和谐美满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丽和谐。让我们携起手来,与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一起努力,携手构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并由此带动更多的人构建最美家庭,文明家庭。为大美卧龙,文明卧龙助力加油,为南阳双创双建助力加油。谢谢大家。 杨连山于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