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原意是赞美勤劳吗?有何依据?
前言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其原意当然不是赞颂老师或者劳动人民。众所周知,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闺情诗或者爱情诗,有宫体诗和乐府民歌的味道。
但是也有人评价说,如果简单地把它看作一首情诗,这首诗太露,并非佳作。
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写了什么?
1、与赞美勤劳无关
这两句诗大家非常熟悉,我记得我小时候,常常用来表达对于老师等勤奋并甘于付出的劳动者的尊敬。
不过整首诗读下来,并没有这个意思。但是诗人怎样写是一回事,读者怎样理解又是一回事。
恰如清朝人谭献《复堂词话》中说的: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我们借用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常常有借题发挥的现象。有时候约定俗成以后,反而疏忽了其本意。
那么这两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三四两句,承接的是第一句
古人作诗填词,前后一定有着相连的脉络。有的很清晰可见,有的如草灰蛇线,虽然若有若现但是不可断绝。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评价颔联这两句诗:
三四摹写“别亦难”,是何等风韵!
起承转合中,七言律诗的颔联(第三、四句),一般承担承接的作用。查慎行说这两句诗“承接”就是第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
那么,李商隐是如何摹写“别亦难”呢?
3、蚕丝与相思
丝,谐音思,这是汉朝至南朝民歌的特色。情人之间的离别,就如同结茧自封的春蚕一样,吐尽了最后一根丝。
这种丝、思的谐音很常见,例如汉乐府的《离歌》
晨行梓道中,梓叶相切磨。与君别交中,繣huà如新缣罗。裂之有馀丝,吐之无还期 。
梓叶交接密切而切磨,比喻男女之间的亲密交往。在离别之时,破裂的絹布边缘有飘零的丝线,比喻二人藕断丝连的情感,但是这点思念可能也要渐渐消失,往日不再了。
4、 烛泪与情人之泪
烛泪常常被比喻为人的眼泪。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写有两首《咏烛》,其中一首写到:
焰听风来动,花开不待春。镇下千行泪,非是为思人。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赠别》中,也用蜡烛比喻人的垂泪: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终有一天将自己燃烧殆尽,只剩下一堆灰,烛泪就如同爱人的眼泪一般最后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