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作为唐代诗坛的魁首人物,在诗歌成就上可谓是难分高下,不过在生活质量上却是高下立判。虽然李白一生也是仕途不顺,遭遇过各种挫折,但是比起杜甫李白显然是幸福得太多,起码李白很少挨饿受冻,但是杜甫却是颠沛流离了半生之久,曾经穷困潦倒到小儿子饿死家中。这样的生活遭遇也是让杜甫成为了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中有很多抒发对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尤其是其中的“三吏”“三别”更是被传颂千古的名篇佳作。
因为杜甫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底层社会的矛盾和民间疾苦,更是记录了唐王朝盛极而衰的历史巨变,所以也被誉为“诗史”。而本期笔者要介绍的这首诗正是杜甫“史诗”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不过很多人都只记得这首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句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而且对于这10个字的理解和读音很多人都是搞错了,那么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读?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诗。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安史之乱前夕,他从长安到奉先县探望妻儿,在路途中看到了很多底层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各种社会矛盾,诗人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唐王朝或将迎来巨变,所以在他的这首诗中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氛围。
这首长诗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从起首到“放歌破愁绝”,主要是诗人的抒怀,同时也是对诗人内心的层层剖析,虽有用世之心,奈何又难以“为五斗米折腰”,也不能像很多隐士那样“一走了之”去逃避现实。由此不难看出诗人的热肠和无奈,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可谓是举步维艰。
第二段是从“岁暮百草零”到“惆怅难再述”,这一段主要讲了诗人从长安到奉先县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夹杂着对于朝中那些奸佞的讽刺。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就是在这一段,很多人将这段话里面的“臭”读作“chou”,将这段话理解为“朱门里面的酒肉吃不完都放臭了,朱门外的路上却有饥寒交迫致死的人”。但实际上这里的“臭”是通假字,通“嗅”,它的读音也是“xiu”,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朱门内酒肉飘香,朱门外挨饿受冻致死的人有谁去埋葬!”
第三段则是从“北辕就泾渭”到结束,主要是诗人的忧怀,通过自己的境遇还有路途中的见闻,诗人不由对国家的时局产生了担忧。在这一段是诗人“推己及人”,自己作为一个小官,好歹能够免租税和兵役,但小儿子都被饿死,那么其他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其实已经不言而喻,当一个国家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水深火热当中,那么这个国家已然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而不久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其实也正是印证了诗人的所思所想。
不得不说,杜甫对于现实刻画的这种诗作可谓是信手拈来,或许这也和他切身遍尝世态炎凉不无关系。虽然在诗风上杜甫不如太白洒脱有仙气,但这恰恰正是他的特点所在,他对现实的披露和讽刺也不是李白能够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