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胖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是刘禹锡的传世名句。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在唐代诗人中,刘禹锡不是最有名的,他不同于李白等人之处在于,无论怎样的人生波折、仕途坎坷,他都从不气馁,永远激情满怀、斗志昂扬、积极达观。因而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刘禹锡是个才能卓越的人,是唐朝“永贞改革”的中坚力量,时人赞他是有宰相气度的。曾任监察御史,后因改革失败被贬职。当时刘禹锡与王叔文十分投缘,他的才华志向很受王叔文器重,刘禹锡政治热情高涨,和柳宗元一同成为当时改革的核心人物。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切身利益,改革最终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刘禹锡十九岁游学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后来他与韩愈、柳宗元均在御史台任职,三人结为好友。
刘禹锡被贬朗州前后近十年。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和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
从初次被贬到宝历二年(826年)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这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这就是刘禹锡诗中“二十三年弃置身,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的诗兼具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他的山水诗,景象开阔,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刘禹锡渴望实现人生理想,他性格刚毅,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具有含蓄深沉的内涵,清峻明朗。
刘禹锡多次贬官南方,他的《白鹭儿》一诗,用轻快的民歌体,以隐喻的方式,写出了自己孤高的情怀。他的《竹枝词》、《浪淘沙》、《西塞山怀古》等朴素、自然、清新,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谪居得岁月里,刘禹锡内心沉重、苦闷,他用诗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没有绝望过。他在《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百舌吟》、《聚蚊谣》、《飞鸢操》、《华佗论》等诗文中,讽刺抨击政敌,也由此导致政治打击。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体现的是刘禹锡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以及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坚毅高洁的人格。
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为他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其中。
下面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不平,又包含着赞美。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显示了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暗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才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经去世了,自己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此番回来,恍如隔世,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表达了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白居易的赠诗中说:“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度过了最好的年华。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但仍然非常达观。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变迁和仕途浮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尽管多年示意,他一直都不曾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投入新生活。
我们再来看刘禹锡的另外几首诗。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说:你看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浪漫的理想,朴素无华的美。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先前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到文宗,人事变迁很大,政治斗争仍在继续,永不停歇。作者写这首诗,是在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自己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绝不屈服,永远不屈服!
“种桃道士”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已经失势了,因而当年他们提拔起来的那些新贵,也不得不让位于他人了,早已威风不在,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就是俗话说的“树倒猢狲散”。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笑,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表明他将不屈不饶、继续战斗下去!
刘禹锡和好友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很不方便,同病相怜,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与君俱老矣,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於故人重,迹共少年疏。”这两位至交,共同经历了长期的仕途辗转、阅尽了人世沧桑,如今都垂垂老矣。他写下了这首诗与老友唱和,字里行间体现的,仍然是不变的积极精神-----“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肃杀的秋天,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伤的角色,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以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鹤飞冲霄,诗情旷远,激越向上的精神和自信,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诗豪刘禹锡,一个有才能、能做事、真性情、永不屈服、永远坚定乐观的人中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