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泊船瓜洲赏析详情)
一、课前导入
三苏一王欧韩柳,一个和尚跟后头。
唐宋八大家
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
一王: 王安石
欧韩柳:欧阳修,韩愈,柳宗元
一个和尚: 曾巩
二、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王安石( 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宋神宗时曾两度为相,推行新政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收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说理,道劲有力。代表作品:《登飞来峰》《泊船瓜洲》《元日》《梅花》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075年春。当时年过半百的王安石接到宋徽宗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王安石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但他几经推辞未获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上京就任,乘船从京口到达瓜州。此诗书写的正是他到达瓜州时候的心情。
三、初读课文
四、古诗详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句析:这两句写眼前景象,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州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时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是十分浓厚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请大家思考一下,“绿”字在这句诗句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句析:这两句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绿”字既写出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又表现了春风唤醒大地的勃勃生机。
尾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帝场景,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不表现出自已思念家园的心情。
“绿”的故事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诗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再翻过几座山就是家乡钟山,思乡情切而不得。后面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一草长莺飞的春天。他看到春天满眼的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已却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绿草一样生长、蔓延。当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
五、层次梳理
六、主旨感悟
这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写于王安石再次出仕的途中。作者借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