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泊船瓜洲原文及翻译)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这一年五十五岁。请的开篇两句,出现了三个地名:江苏南京的钟山,江苏镇江的京口,江苏扬州的瓜洲镇。王安石应是从南京出发,经京口抵瓜洲镇。回望钟山,重峦叠嶂,所以诗人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首诗并不复杂,三四句最为著名,尤其是“绿”字用得尤为精当。
据说,从王安石的手稿上来看,他为了锤炼这个字下足了功夫。最初用的是“到”字,然后改为“过”字,之后又改为“入”字,再之后又改为“满”字,换了形容词,最后才确定为“绿”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到”是动词,太硬,春风太苍白;“过”也是动词,显得春风太匆忙;“入”字又觉得太莽撞;“满”字不够含蓄;“绿”字,有动作,有颜色,有诗意,将无色无味的触觉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春风,诗意顿时豁然开朗,焕发出一层全新的境界。
全新的境界来自全新的心情。这首诗写于王安石重返朝廷、再度担任宰相主持变法的时刻。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开始推行变法。这件事,反对的人多,支持的人少。熙宁七年(1074),攻击变法的声浪越来越大,为了缓和局势,神宗权衡再三,答应了王安石请辞宰相的要求,改任江宁知府。但一年过后,为了推进变法,神宗皇帝还是再召王安石进京主持大局。
王安石对于改革变法依然充满信心。所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多多少少也透露出他奉诏回京的愉悦心情,但“明月何时照我还”也透露出诗人矛盾的心情。第一次罢相说明反对变法的势力很强大,所以诗人对第二次入相不可能没有顾虑。变法图强固然是他的政治理想。但退居林下、吟咏性情也是他的生活理想。天色已晚,诗人回望既久,红日西沉,皓月临空,对钟山的依恋还在心头。诗人希望这次变法能获得成功,自己也能早日功成身退。
读完这首诗,我们知道王安石对诗歌创作要求很严格。这种严格有时达到了苛刻的程度。王安石的好朋友刘贡父去他家里,王安石正在吃饭。刘贡父在客厅等候,发现砚台下压着一部王安石关于兵略的书稿。刘贡父博闻强记,又好开玩笑,于是将书稿背过又放回原处。两人聊天时,刘贡父故意说自己正在写一部兵略的书稿,王安石连忙问什么内容刘贡父就将王安石那部书稿的内容复述出来。王安石一听,默默不语暗自吃惊。刘贡父走后,王安石就将书稿撕毁。(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可见王安石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写文章决不重复他人
王安石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古人也很严格。譬如谢贞的《春日闲居》诗云“风定花犹舞”,风停下来了,花还在打转、跳舞。可王安石认为,风要是停了,花不就落下来了吗? 于是他将“舞”字改成“落’字。(宋·许《彦周诗话》)又譬如,李贺有两句名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威武雄壮,色彩斑斓。可王安石认为既然“黑云压城城欲摧”,怎么可能有太阳? 没有太阳,哪儿来的“甲光向日金鳞开”?(宋·王得臣《麈史》卷中)其实李贺这两句诗只是写意,并非写实,王安石却较起真儿了。
王安石的个性、思想都很特立。考中进士后,他与大家一起去拜见主考官晏殊。因为他们是同乡,晏殊对他格外礼遇、器重,还单独请他吃饭,嘱咐说,日后你必定也能坐到我这个位置,只要你能宽容别人,别人也就能宽容你。王安石回到馆驿却说,晏殊身为朝廷重臣,却给年轻人教这些东西,真不怎么样。(宋·王铚《默记》卷中)
欧阳修算是王安石的前辈,很欣赏他,曾赠他一首诗,其中两句是:“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赠王介甫》)意思是,您的诗可以媲美李白,文章可以媲美韩愈。然而王安石却认为欧阳修并不懂他。他回复了一首诗,其中两句说:“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奉酬永叔见赠》)如果有一天我能窥见孟子思想的堂奥则足矣,哪敢奢望达到韩愈的境界呢?看来王安石追求的目标是孟子而不是韩愈。
据说欧阳修看到王安石这首诗,笑着说,我说的“吏部文章二百年”,不是指韩愈,而是指谢眺(曾任尚书吏部郎)啊!因为沈约曾说,两百年来不曾见过像谢眺这样优秀的诗文。谁知,王安石听后却说,我说的没错,就是指韩愈,因为孙樵曾写信给吏部侍郎韩愈,称赞他的文章二百年来不曾有过。
通过这几个小故事,我们能感觉到王安石强烈的个性与独立的思想。这样的态度落实到文学创作上,必然讲究炼字,力求出新出奇,看似在炼一个“绿”字,其实是在炼一颗诗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