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赏析简短(雁门太守行全诗赏析)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燕脂]即胭脂,常用来比喻鲜血。 [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高台,上置黄金千两,不借以重金招揽人才。 [玉龙]指宝剑。
李贺所生活的唐代永元、元和年间,正是唐王朝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之际,也正是好男儿纵横天下之时。但他才高命蹇,因父名晋肃,而不得应进士试,终身低微。这使他心常恨恨,报国立业之志,常在诗中有所流露:“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希望“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马诗》)。他看到建功立业之人大多出身戎马,就有愤愤不平之意:“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但他只活了二十七岁,始终没有顺心如愿。也许正因为如此,他对战场上杀敌立功的渴盼就更加强烈,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雁门太守行》就是他在这种心情驱使下借古乐府旧题写出来的著名篇章。
他先写两军对阵,一边是黑压压地千军万马,几欲摧毁城池,一边是金甲闪耀,严阵以待,这是当时常见的战争场景,由于只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又运用了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就使战争形势表现得格外严峻,气氛格外紧张,令人透不过气来。寂静的战场正“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场战争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突然,“角声满天”,杀声遍野,在这秋风肃杀的古塞边睡之上,一场残酷的血肉拼杀开始了。这场战争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作者没有具体描绘,也没有这个必要,作者的目的不在于此。诗人只从视觉的角度虚勾出了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但我们可以想见,战争相当残酷,从白天一直厮杀到晚上,遍地流淌的鲜血凝结成青紫色,在夜色中已分辨不清。因为作者没有战争的经历,这种描写战争的方法就十分巧妙了。他利用听、视的不同功能,抓住角声、鲜血等战争中必有的某些实在方面,去反映战争的虚存整体,这样既不过实,又不过虚,而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给读者以“山色有无中”的感觉,可以充分展开想象,要多残酷多残酷,要多激烈多激烈。这场战争肯定打胜了,部队又采取了新的军事行动。因为若非迎风急行军或偷袭,绝不会”半卷红旗”,王昌龄的“红旗半卷出辕门”就是前者。另外,一个“临”字,可见其威势、轻易和神速,绝不是失败逃跑之象。这次行动大概是在取得战争胜利的当夜,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而采取的追击中的偷袭。在天刚亮时,部队已到达易水之滨,并迅速向敌人逼进,发起了进攻。因为是深秋之夜,露浓霜重,鼓声沉闷,将士们就踏着这样的鼓点,向敌人冲去。很清楚,一场鏖战在即,是容不得任何一个将士犹豫畏缩的,为了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提着宝剑冲上前去,死也要死在战场上。其实,李贺并没有得到过皇帝的知遇,这里不过是借将士之口道出自己的心声而已。
李贺是一个长于表达自己深沉、浓烈的感情的诗人。他善于选择一些或是重大,或是最易触动情思的题材,如战争、爱情、听乐等,但他的诗的最重要的特点还是语言的“奇”。奇在何处?陆游说:“贺词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历代诗话续编》)范晞文(《对床夜语》)元代的辛文房也曾指出:李贺的诗“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时无能效者。”(《唐才子传》)这也就是说,他善于选择具有事物典型特征的意象并尽量表达以秾丽、醒目的色彩的词汇,按照自己的奇特的构思,把意象衔接、交叠或复合,组合起一个新的意象结构,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比如这首诗他用“云”比喻众多的敌人,用“甲”代士兵、军队,以“角声”代断杀,以“燕脂”比鲜血,“易水”代悲壮的情感等,再用“黑”、“金”、“满天”、“紫”等浓重色彩的词语赋于这些“象”以作者之意,再组合成诗句,就创造用。 出了悲壮的战争气氛和惨烈的厮杀场面,使读者怵目惊心,收到了极强烈的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