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杜甫翻译及赏析(杜甫西阁夜原文及翻译赏析)

在普天下都醉生梦死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杜甫,轻裘肥马,夜坊笙歌,斗鸡走狗盛行的时候无人在意这个年轻人,他也俱怀逸兴壮思飞,与李白、高适纵马游猎河北,与李白出没深山求仙访道。逡巡在吴越水街荫碧的巷子,想着阖闾、夫差、勾践、范蠡、孙武、子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万事似乎是一个好的开始。

杜家的门楣虽然衰落了,却有煊赫的历史。三国时,杜预是西晋司马氏朝廷的柱石,是灭吴的总指挥,立下卓著功勋。从此杜家一代代致力于恢复祖先的荣耀。爷爷杜审言,早有才明,也是天下皆知的人物。家境虽然贫寒,杜家的人志向从来没有改变。这些成了杜甫一生的追求,也成了他永远甩不掉的包袱。他也想“致君尧舜上”,然后在功成身退,耽思经籍,淡泊名利。然而,命运似乎给他了另外一条道路,崎岖却让他更加伟大。

大唐盛事下隐匿着许多暗潮,文恬武嬉,上下相欺,政治本就不开明。那时也是众星云集的时代,初唐四杰的铺垫之后,陈子昂唱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于是,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无数诗人登场。与他们相比,杜甫实在看来平庸。

一直很异于为什么那么多大师都如此推崇杜甫。(上学的时候不喜欢杜甫“苦吟”的姿态,觉得太做作。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事迹,也不自觉开始佩服起来。)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的课上大赞杜甫,冯至先生有《杜甫传》读来感人至深,叶嘉莹先生长久致力于品评杜诗,思来想去,漂泊之人才明了杜诗的深意吧。开始时玩味去做一些事情,当你真正收敛心神专心致志时才了解杜甫的“不易”,杜诗的“特别”。

作诗不能太“作”。相比于李白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则实诚了许多。学历史的人找他的诗去了解那段历史如何变迁,甚至从他入川的景物诗中找到线路的遗迹,他的诗歌成了那个时代的“日记”,不只是感慨或姿态。

前段时间非常认真地读了《杜甫传》,书上说,其实在中年时杜甫已经比较出名,然而当时国家动乱,刀兵四起,饥饿、战争、死亡遍布华夏,谁还会对艺术有什么“心思”呢?杜甫算是生不逢时。从轻狂到挫折,再到兵荒马乱的岁月,再到饥寒交迫的晚年,杜甫的一生都是灾难不断。但他的诗却在不断淬炼之中,终成真金。《阁夜》诗是他一生理想的表露——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四句诗歌刻画出四个场景,看似不相关的四个场景又在意识上相互联系,构成一部立体感十足的“电影”:寒冷的天气中一年又到了尽头,杜甫仿佛看到自己生命流逝的样子,年华老去却一事无成;五更他听到鼓角之声,惊觉而醒,国家在战火中破碎,无数百姓或流离失所,或埋身战火中,他起来走出门外,看到三峡星河的影子映在平静的江面上,随着江水摇曳;忽然四面荒野里传出千家万家人的哭泣声,战火的硝烟把它们淹没;想到这写悲伤的事情,他就想到了诸葛亮,国破山河在,却不见孔明这样的人跃马收拾旧河山,扫除蛮夷,还清平世界。

杜甫到成都五年,四川兵乱,四处是血腥的杀戮。北方又在安史之乱中变成一片焦土。杜甫只能五月顺江东下经过嘉州(四川乐山)、戎州(四川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四川忠县),九月到达夔州(四川云阳),因为一路上受到湿气的影响,肺病和风痹发作,他不得不停下来修养,在这个孤城深山里与鸟兽山民为伴耕种不辍,他的诗歌内容又恢复了平和,变成了日常所见所闻。这段期间,他对诗歌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成都草堂时他自言写诗的态度是:

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与,

春来花鸟莫深愁。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极力避免庸俗,生活越艰难,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欠,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无论是刻苦努力,或是信口成章,由于他有充实的生活体验,都能写出像他天宝末年以后那样富有创造性的诗歌。但是到了夔州,他又把一部分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边去了。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

晚节渐于诗律细。

又在《解闷十二首》里说——

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

他的诗歌开始浑然天成又亲切动人。这是他人生最后的一段平静生活,从766年四月到768年正月,不足两年。

768年正月,杜甫决定继续南下到荆州去找他的弟弟杜观。二月到达荆州又发他发现生活艰难,虽然有人照顾,生活却一天比一天恶劣,身体也一天不一天更为衰老。他的弟弟杜观,不知什么缘故,在他的诗里再也没有出现。丑陋儿衰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他的生活在荆州不能维持,晚秋时迁居到江陵以南的公安县。他在登船时写下了:“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

杜甫无路可走了,他的诗歌已经没有多少高亢的声音,只有些日暮途穷的哀诉。但他还是没有忘记诗人的责任,去记录所见所闻,诉说战争中,人民的痛苦。

在公安没有居住多久,公安也发生变乱,他乘船到了岳州(岳阳)。暮东时节,他看着洞庭湖边人民的生活,写出他晚年最重要的杰作《岁晏行》诗中他道尽了战争和腐败中百姓悲惨的生活,战火摧毁了国家的经济,统治者不但不体恤人民,反而更加重赋,能呈现出来的,只有血和泪了。他见到了“处处鬻男女”的惨状。诗的最后,他问:“到处是混乱和杀戮,诗里的悲哀什么时候才能终了呢?”变乱中他流浪到了衡州,夏末时节,船成了他的家。

他在衡州,计划南下郴州,因为他的舅父崔伟子在郴州任录事参军。他溯着郴水,遇见江水大涨,停泊在方田驿,五天得不到食物。县令聂某得到这个消息,立即写信问候他,给他送来丰富的酒肉。他接受了这宝贵的赠品,写了一首诗感谢聂县令。但是水势不退,他无法前进,不能当面把这首诗交给县令,只好调转船头,计划北上汉阳,准备沿着汗水回长安去。计划尽管是计划,贫穷与疾病却使他没有走出湘江的能力。从秋到冬,他的小船只是在湘江上漂浮着。风痹病转剧,他卧倒在船中,写出了最有一首诗。他写他的贫穷,是终日以藜羮度日,从成都草堂带出来的乌皮几早已靠散,用绳子重重捆起,身上穿的衣服寸寸都是补绽。他写他的疾病,是吃下药去便汗水涔涔;他看他的死期已经临近,北归是不可能了。在这情况下,他并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在这诗里写着——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这首诗写出不久,他在湘江上的舟中死去了。这是770年的冬天,他五十九岁。

他死后,家人无力安葬,把他的灵柩厝在岳州。四十三年后,813年,他的孙子杜嗣业经过很大的努力才从岳州把杜甫的遗体搬运到偃师,移葬在首阳山下,在杜预墓的附近,杜审言墓的傍边。杜嗣业搬移他祖父的灵柩时,路过荆州,遇见诗人元稹,元稹给杜甫写了一篇墓铭,他说,自有诗人以来,没有像杜甫这样伟大的。

杜甫一生没有成就杜预的伟业,他甚至不如他的爷爷杜审言那般官运亨通,却获得了比杜预更高的成就。获得了“诗圣”之名。

说起杜甫的故事和诗歌,要说的内容实在太多。我所说的杜甫仅仅是一隅罢了,我们去了解一个人的作品,一个人的诗,他数年乃至一生的经历与体味都在那简短的几句,这些岂是简单几句话或一篇文章说得清的?我更愿意以这篇文章作为一个引子、一把钥匙,来打开一扇门。让大家去发现你想看到的东西,杜甫一生都在挣扎中度过,也都在努力写作,在精耕细作中体会人的无奈与平庸,但他不放弃不停止。这是杜诗给我的启发。(现在网上可以发现许多杜甫很欢乐的图片,可以看出大家对杜甫的喜爱,时光变换,老实人终于不用每次看到都显得那么难过和伤感。)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